~aoye--无广告//测和信息发布,所以梁成眼睛还盯着屏幕,就对通信兵命令道:“向空军表示感谢,如果带宽足够,让他们把所300公里范围内空情信息共享给我们。另外,让空中侦察连准备发『射』无人机,20我需要看到最新的前方画面!”
梁成很快就发布了一连串的命令,借助各种各样的高技术装备,侦察营的官兵们根本不需要下车用人工侦查,哪怕车队高速前进,各种各样的监视与感知设备也都能较好的收集并整理周遭的情况,而且如今还在苏联西南方面军的后方,公路上间隔不了十来公里就有苏军部队驻守,相对而言,纳粹德军小股部队渗透到此来袭扰第八机步师师属侦察营的概率并不大,倒是空中情报比较重要。
红彤彤的朝阳很快升起,基本保持六十公里时速的车队很快就出现了一些变化,空中侦察连的一辆特种作业车在行进的过程中,缓缓的打开了车厢顶盖,一条滑轨缓缓在『液』压泵的助推下斜斜的伸了出来,没等多久,一架并不太大的无人侦察机就猛然被弹『射』了出来。脱离滑轨之后,迅疾升入空中。
紧跟在无人机弹『射』作业车后的便是一辆车载地面监视站,在战术无人侦察机升空之前。这辆车的天线就自动完成了伸展,高耸的鞭状天线随着车辆的高速前进显得有些“摇摇晃晃”不过坐在车内无人机驾驶控制台前的“飞行员”却丝毫不觉得『操』作指令有些迟钝,他面前的大屏显示器分割成了四个显示画面,位于正中最大的一个便是无人机飞行姿态画面,在这个画面的下方并排的三个,则分别是无人机综合侦查系统返回信息状况、综合飞行数据表、战术共享数据链状态栏等。当然他可以对这些画面进行切换,还可以调阅其他画面出来,帮助飞行任务的顺利完成。
无人侦察机的飞行速度并不快,但显然也要比地面车辆的移动速度快得多,在无人侦察机爬升到400米左右飞行高度之后,在指挥车里坐在显示控制台前认真看着屏幕的梁成唏嘘不已,还真是“站得越高,看得越远”无人侦察机在四百米高空之上启用的高清高速摄像机所拍摄下来的画面很震撼。地形比较平坦且相当开阔的大地上看不到任何的农作物。“放眼望去”在道路两侧是浓密的树林,远方是草原加树林的结合体。
战争带给苏联人民予以苦难,但却带给大自然一个宝贵的喘息生机。至少如今在梁成看来,这沐浴在朝阳之下的土地是多么的美丽,绿『色』铺盖了整个大地。没有农田、村庄,生机勃勃的原野基本看不到什么人烟,可这到底是一种庆幸呢,还是一种悲哀,梁成看着那屏幕上的碧绿有些深思了。
侦察机继续顺着公路往前飞行,以远远超过地面车辆的飞行速度很快就跑到了数十公里开外逍遥了。画面中很快就出现了一个很奇特的场景,在一个三岔路口附近驻扎的苏军一个加强步兵连。他们在路口布置了一些防御设施和工事,当然他们驻扎于此的任务更多的是养护公路维持后勤畅通,可如今这条公路被临时划给中国陆军开赴前线专用,难得轻松下来的他们却很快对天空中飞来的怪模怪样飞行器纳闷了,好在他们的指挥官手里有望远镜,很容易看到无人机涂装的五星红旗标示,否则地面上那些一个个伸长了脖子仰望天空的苏军士兵估计早就拿起ak-47自动步枪或者『操』作四联装25毫米防空高炮『射』击了。
无人机在苏军上空转悠了两圈,期间还特意的下降了飞行高度,以几乎掠过树梢的超低姿态飞过苏军上空,晃动了几下机翼后才爬升飞走,而这么一个友好的举动只能引得苏军更多的纳闷,他们明明看到飞机很小,根本就容不下一个活生生的飞行员,可这飞机咋能飞行自如呢?而且还给他们打招呼,一股子说不出来的兴奋感。
看见了苏军部队也自然就意味着距离下一个苏联平民聚居地不远了,在战争爆发前的苏联农村也都是高度的集体农庄化,农户们被集中到了一起来工作和生活在一起,利用集体的力量创造出了不小的奇迹,当然也随着这样的农庄化,一些规模较大的农庄类似于小镇,而较小的一些农庄,则在战争到来之后被裁汰掉了,农人们被集中到了更大的集体农庄去,青年男女参军之后,老弱『妇』孺等也就只有紧密团结在一起才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劳作。
军用地图上标示的“卡尔拉什”农庄距离侦察营的车队尚有七八十公里的直线距离,但对于无人侦察机而言,几乎是一转眼的功夫就飞到了这个农庄上空,被宽阔的道路一刀切成两半的这个农庄搁在共和国都能够算是一个小镇了,不仅面积很大而且人很多,估计也都是听到了低空飞行的无人侦察机声响而出来看热闹的,许多寄养在农庄里的苏军退役伤残士兵,缺胳膊断腿的也都在仰望空中,他们和其他农人一样,都在惊奇的看着这很怪异的飞行器,在和德国人死拼力战的时候他们都没见过这样的飞机,今天还真是长见识了。
几个不懂事儿的小孩很是欢快的开始追逐在空中盘旋的无人机,年长的一个还很麻利的爬上了树上兴冲冲的挥手。可无人侦察机并未久留太久,完成了一系列的拍照和卫星定位记录工作后无人机便又晃动机翼飞走了,留给地上的人们只能是消散开来的侦察机小功率发动机的轰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