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故第488章(1 / 2)

2015年1月24日清晨,凛冽的北风拍打着港城的玻璃幕墙,我的哑光黑奥迪A7已加满量子燃油,车载导航系统规划出1600公里的北上路线。“全程自动驾驶,每400公里自动停靠服务区。”我对着车载AI下达指令,后视镜里,星宁金融大厦的金色LoGo逐渐缩小成一个光点。

手机震动,弹出津海市滨海新区的卫星地图——大片盐碱地与滩涂在屏幕上泛着灰白,与对岸灯火璀璨的京城形成鲜明对比。“作为直辖市,经济增速连续三年垫底。”我调出经济数据,眉头微皱,“但这片岛屿正处于环渤海经济圈核心,一旦开发,潜力不可估量。”

五个小时后,当奥迪驶入粤北山区,我拨通了京城大伯的电话。全息投影中,他身着中山装出现在副驾座位上,身后是市委办公室的红色砖墙。“知意,你想在津海搞‘未来之城’?”他推了推老花镜,目光扫过我展示的规划方案,“那里基础设施薄弱,连跨海大桥都没通。”

我轻点桌面,虚拟沙盘在空气中展开:“大伯,星宁准备投资3000亿,用智能建造技术三个月架起跨海通道,半年建成量子能源基地。”画面切换成生态城模型,垂直森林建筑与磁悬浮轨道交错,“不仅要建金融商务区,还要引入影视基地、科技孵化园,让北方也有自己的‘创新引擎’。”

大伯沉默片刻,突然笑了:“你这丫头,比我当年还敢想。需要政策支持尽管开口,市委全力配合!”挂断电话时,我瞥见车载屏幕显示已抵达江西服务区,十二台充电机器人正自动为车辆更换电池。

深夜,当奥迪穿越黄河大桥,我再次拨通王健林的号码。“沈丫头,听说你在港城搞的别墅区赚翻了?”电话那头传来爽朗的笑声,“这次又有什么大动作?”我调出滨海新区的土地规划图:“王叔,这里有120平方公里的待开发岛屿,我们联手打造‘北方曼哈顿’如何?星宁出技术,万达出经验,建高端住宅、购物中心、文旅综合体。”